如今的香港,为何成为了互联网的“荒漠”!

来源: 香港互联网,宜港汇


 

每次提到香港,我们率先想到的都是“金融之城”“购物天堂”“亚洲小天龙”等头衔,似乎很少人会把香港跟互联网联想起来。

 

反观内地自从乘上互联网这座快车,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更是有腾讯、阿里、京东、百度等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雄踞各方,可以说内地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O2O、共享经济、知识社群、AI与VR/AR等领域的发展已将香港甩在身后。



熟悉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上个世纪末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之路的开始,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创业神话,而那时候同样也是香港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年岁。

 

如今一水之隔的深圳早已从一个小渔村走向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巅,可香港如此发达,却为何连一家像样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

 

作为当时在经济发展、商业建设等领域的领先者,香港仿佛成为了这场信息革命中的透明人,就有让人很难理解了,认真分析过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香港互联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是以下4点。



第一、香港本土的互联网文化,导致新兴互联网科技企业很难受到香港市民欢迎。由于香港在历史上曾有过被英国殖民的经历,就促成中西文化高度融合的状况,本土香港人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而且没有“墙”他们可以非常轻松地通过国外各大网站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

 

钱方联合创始人李英豪在谈论到香港网民的使用习惯时曾说:“新闻看雅虎,搜索用雅虎、谷歌,财经看阿斯达克,视频看YouTube,社交用Facebook,邮件用Gmail,点评用开饭,讨论去Discuss、Uwant,用Whatsapp代替短信。可以看出一个新兴的本土互联网产品想要打破用户习惯会有多么的难!





第二、香港土地面积小,人口基数较小(700万)但各个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为均衡且各项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这就造成香港很难出现类似“拼多多”“字节跳动”这种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企业,内地的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如此高速发展与大陆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分不开的,东西南北跨度较大信息不对等,给了各大企业无限的商机和市场。

 

香港商场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个地铁站上都有大规模商场,线下零售体系高度发达成熟,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买到所需日常用品、食品、电子产品等,直白点说在香港衣食住行都很方便,无论是我们印象中的淘宝电商还是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只能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补充手段,传统互联网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商品多样性的优势很难在香港发挥出来。





第三、香港缺少互联网创业环境,互联网人才急缺。香港一城就坐拥有9个亚洲顶级高校,中国香港科技大学高居亚洲第五的位置,在综合实力上比肩清北,不输内地任何一座科技大学。按理说,凭借这种计算机科学的实力,香港的科技产业应该异常繁荣才对,可为什么小汇君还说香港急缺互联网技术人才呢?

 



事上看过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行业分布情况就会明白,名义上的可以大学但实际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金融人才!

 

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还是集中在商务贸易、行政文职、教育、以及社区服务等几大类。毫无疑问的是,工商业的人数最多,占到了总人数的58.8%,算上商业服务、金融机构,更是达到了85.5%、就连和科技最为接近的“Technical(技术)”,后面也带上了中国香港特色的“Services”(服务),又沦为了服务业。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名校林立,却十分缺少信息技术人才的原因了。



另外香港是一座金融至上,精英阶层和有能力的人就算不投身金融行业也会选择医生、律师、地产等行业。与其成为一个创业IT技术员,年轻人更愿意穿着西装革履体面地行走在金融大厦中,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名校林立,却十分缺少信息技术人才的原因了。

 

以2017年香港高考为例,全市产生了6名状元,但6个人里面居然有5个人志愿是当医生,而另外剩下的1位学的是金融。

 

从香港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情况就能看出,香港的阶层固化严重,年轻人出头的机会在不断缩小,这些未来的香港精英分子竟然100%选择了这些传统行业,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考大学的目的通常就是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创业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



第四、资本垄断,四大家族之外创新企业难以生存。

香港跟内地相比,缺少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这里大部分行业都被一些四大家族所垄断,60年代香港楼市动荡,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趁机大肆购买香港黄金地段的物业,这些企业吃到了香港发展初期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此后一直占据香港各行业主要资源。

 

他们把商业触手延伸到了天然气、电力、煤气、宽带、港口、零售、教育、医疗等领域,整个香港的电力供应,基本上完全由嘉道理家族和李嘉诚两方掌控;全港的巴士、地铁、轮渡等一切公共交通、以及市民做饭烧水用的煤气,全都是李兆基和郑裕彤家族的个人私产;

 

至于你每日前去购买柴米油盐酱醋等生活物资的超市,也完全是被李嘉诚和怡和集团所垄断……

 

至于最能赚钱的房地产,当然更完全被这几大家族把持……对香港那些知名地产企业进行深挖,总能看见那几个熟悉的名字,可以说只要你生活在香港就没有办法避开。



经济上的绝对掌控让他们拥有极高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香港政府的政策方针,香港在除去海域以外的陆地总面积一共有1106平方公里,而在那些只手遮天的大家族干预下,截止到目前全港的开发面积只有256平方公里……闲置区域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八十!政府也无能为力!



当这一小撮人以垄断的方式掌握了全城数百万人的全部命脉之后几乎可以“完美”地剥干净劳动者身上的最后一枚铜板,将从资本家追逐的幻梦变为现实。也难怪2013年1月,一篇香港小学生写的题为《李家的城》的作文火爆全网。

 

香港是不是李家的有待商榷,但香港的财富大多归于几大地产家族却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来,香港富豪榜一直被地产商“刷屏”。对比内地和香港的富豪榜可以发现2002年的前十强中尚有利丰零售老板冯国经、丽星邮轮老板林国泰、德昌电机老板汪惠中等非地产商人上榜,到了2019年前十强除了阿里CFO蔡崇信外全是地产商。而蔡崇信之所以登榜,也是因为内地企业与香港无关。



反观近几年福布斯内地富豪榜前十位,互联网企业家有5位,地产商人只有恒大和碧桂园两家。其中黄峥和张一鸣还是80后新锐企业家,香港榜单中不算蔡崇信最年轻的刘銮雄也已67岁了。



两相对比,在内地互联网产业腾飞的二十年里,香港依然沉睡在过去的梦里,“老国王们”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其他行业很难在“老国王”的手中分到一杯羹,更别提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资本被少数人所把控市场被少数人所垄断,创业土壤非常贫瘠,就注定香港金字塔底层的人士很难缔造如内地马云等人一般的互联网神话!


第五、中国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迟缓,也有很多人会归咎于世纪之交的“硅港计划”失败。199810月,当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科技兴港,要把中国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议在中国香港兴建名为硅港Silicon Harbour的电子技术开发区。



但这一项目却迟迟没能推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批地上话语权很低,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美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向中国香港的出口。

 

虽然香港在上世纪也曾经有过TMT创业的热潮,不过2000年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把这种萌芽状态下热潮立即剿灭,承担金融职能较多的中国香港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了相关波动,也留下了更深刻的阴影,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风口!

 

回望来路香港似乎错过了太多机会,互联网的巨大浪潮在十几年间把沧海变桑田,但香港其实在某些IT基础设施的提供上非常优秀,只是缺少高端的技术人才。

 

2020年对于香港即使挑战也是机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港人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原本固化的市场格局,疫情期间香港各类生活工作APP都需要在线上进行上线,包括网购、医疗、线上社交、外卖预约、线上工作等行业均产生了大量项目开发需求,例如餐厅设有QR code供顾客下单、的士团队希望通过APP配对熟客和车队使用。另外还有许多旧有电子系统不胜负荷,包括银行、保险、餐饮、教育等行业急需找IT公司维护、协助和升级,因此需要更多IT技术人才。相信科技的元素将会不断渗透进香港的城市建设,因此我们可以趁疫情科技爆发的机会,参与到香港未来的发展中来。

 

在香港政府的号召下,包括新鸿基地产、信和集团、英皇集团等公司在内的10家公司,首批参与支持,将旗下的办公空间租给互联网创业者,同时还有内地互联网巨头阿里、小米、大疆等集团通过提供资金、运营和人脉资源,凝聚创业者、投资者及商界,致力于帮助创业者发展。

 

当前香港正在不断完善科创生态系统,以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此举也获得中央多项的支持措施,包括中央科研资金“过河”跨境拨付到香港;中国科学院在香港设立院属机构等。

如今,香港科技创业气氛渐浓。


这为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科创企业,带来了新的政策支持,积极支持探索大湾区内人才流通的举措,以更好地服务香港科技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香港这片土地上荒漠也会变成绿洲,中国香港未来可期!

通用banner